后疫情时代新媒体的发展与变化

后疫情时代新媒体的
发展与变化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新媒体成为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力量。据统计,全国新闻工作者、网络媒体等在疫情期间创作了大量新媒体作品。新媒体作品的数量、质量都有很大提升,表现出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开展舆论引导工作?本文从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网络空间、公众关系等方面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传媒环境及应对措施。


首先是舆论生态在变化,从最初对疫情的一边倒报道变成“多角度”解读,更注重社会价值、政治正确。
其次是媒介传播技术不断发展,从原始文字到数字再到全媒体和智能传播时代,媒介越来越多元。
再次是社会舆论格局更加复杂化,呈现出更多主体参与、网络情绪表达、社会心理互动和多元文化共生现象。
最后是新媒体传播技术和平台的出现打破了信息茧房的生态关系模式(Miller,2003):用户对信息的接受方式从“有限的接受者”变为“无限的接收者”;信息源被赋予了更多内容和表达权力,用户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自己所关注的内容和话题。
总体来说,疫情期间大众传媒在报道中更多地考虑了情感因素、心理因素。
但从总体上看,新冠肺炎疫情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的一次重大考验,但它也是互联网时代的一次契机。
一方面,这场疫情将促使传媒行业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同时也会催生出新型的传播生态和传播方式,使互联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媒。
另一方面,这场疫情可能会加速线上线下融合步伐,尤其是对以传统媒体为代表的媒介形式提出了挑战。
同时,用户在网上可以完成更多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线下媒体也在通过多种形式向用户提供服务。
此外,由于此次疫情给社会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需要更多思考如何应对和完善。
例如:如何通过网络更好地实现疫情期间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如何解决媒体机构与用户之间的矛盾;如何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线上线下结合起来等等。